消弭帽妖事件的恶劣影响算是小露锋芒,也是冯过恰巧知晓此事始末,方“牛刀小试”了一回,也让他的通判之旅似乎变得顺畅平坦。
但,NO,骚年,你太天真了,路漫漫其修远兮,还有得你好生“求索”的呢。
这些日子他当然不是无所事事,且上心着呢。嗯,没有政绩官声,想升迁可是千难万难的。
自真宗大中祥符之后朝廷益循宽大,自监当入知县,知县。入通判,通判入知州,逐渐形成了知县、通判、知州三级递迁的格式。仁宗天圣六年,朝廷鉴于通判升迁太快,诏增为三任,如有任内五人同罪荐举减一任。天圣八年,又废除荐举制度。除公私犯罪仍旧三任外,其余又恢复两任改官之制,各以两任四考官升。
另,通判由诸布政使司监司负责考课,上报朝廷以行赏罚。考课内容和范围较广,考核标准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减磨勘或转官,中等无所赏罚,下等展磨勘或降官;考缋期限为一年一考。考课制度构成了大定通判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就是说,他这个通判,若无大政绩得在威胜军呆满两任(六年)方有升迁的机会。当然,他心下有数。
“掌体贰郡政,与长吏均礼,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通签,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举刺以闻。”
他能管该管的事多着呢,但也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自不会事事亲力亲为,这些日子在熟悉政务的同时也在暗暗观察手下可用之人。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这位新官上任,算是烧了第一把火,接下来按理是要趁热打铁的,但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这些日子神龙见首不见尾,反倒是通判衙署的“大兴土木”令人侧目。
说好的“官不修衙”呢?新来的通判大人这是要逆天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这时代因为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关于冯过的讯息传至沁州的并不多,无非是大定最年轻的状元、很是写了些诗词文章等寥寥数言,实无几人清楚其出身背景。
且,世人的普遍认知定然是知府(州、军)与通判不睦的,因为位置不同嘛,彼此提防、掣肘乃是题中应有之意。
是以,新任通判大张旗鼓的修葺衙署,这么明显的违规犯忌,会不会有那些个“大公无私”的人去举报呢?
答案是肯定的,外人不知道冯过早早地便与宗泽达成共识,主辅分明、有商有量地处理本军政务。且修衙一事,冯过非止告知了宗泽,还第一时间上奏朝廷。当然,他未动用库房一分一毫,用的尽是自己的钱。此事作不得假——库房有多少存货,冯过可是邀宗泽一并清点核算后重新登记在册的。
是以,那些个大义凛然举报冯过之人可真真是表错了情,皆被冯过记在了小本本上——呵呵,若真是明大义之人,当在冯过面前直言不讳地指出修衙不当之处,而不是跑到宗泽那里告黑状。
当然,冯过也不可能就此事“打击报复”,无非是心里有数,对这些人多些提防警惕之心。嗯,也可以搜集证据好“秋后算账”。
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一个节级,一个押司,一个都头,还有狱司和法司,囊括了公检法的吏员,他这通判做的……啧啧,是有多么不受待见呀?
或许,第二把火就烧向这些个“不长眼”的下属?但需好生研究研究。
一下子撸了一大串,他想成为光杆司令么?这些人虽说都是没甚品级的小吏,但牵涉面广,盘枝错节的,得慎重。
再者,所谓“小吏”只是相对于他这“高官”而言,在地方上反而是这些人对老百姓威慑力更大,一应基层工作需要他们去做,否则长官还真会成无头苍蝇。
“人有恒言:‘破家县令,灭门刺史。’予谓此言强宗豪右,当常诵之,庶几不敢作奸犯科也。”
这两个官职虽然不大,但在当地都是掌管实权的官员,税赋,诉讼,政令,考核都由他们管,若是地方百姓得罪了他们,随便找个理由就能把百姓搞得家破人亡。
这句话是封建社会中官本位思想的真实写照,而不仅仅是一句百姓坊间口口相传的笑谈。
“有官则必有吏,有官则必有役。周官有府史胥徒之名,唐汉以后名称不一,职掌则同。盖居官责无旁贷,事有兼资,抱案牍,考章程,备缮写,官之赖于吏者不少。”这里还表明了“吏”的职责,更多的侧重于文书方面的工作。
因为“吏”的地位非常低下,很多的读书人,宁愿穷其一生,也不愿去当“吏”。因为吏员的子孙,不得参加科考,也很少有人能升迁做官。
常说“七品芝麻官”,主要便是指县令、知县以下的官员,虽然他们是最基层的官员,但他们的权力实际上并不小。而县令以下负责具体事务的照磨、州吏目、库使、税使、司狱之类的便是最小的从九品官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