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冯过对名人似乎已身具免疫功能了,但当岳飞、韩世忠、杨再兴、牛皋及几位大金名将齐刷刷地出现在眼前,他仍是心潮澎湃,感觉自己是在见证历史。
这场突如其来的冲突并未掀起什么波澜。女真方面吃了些亏却不愿承认“被欺负”,没有深究。大定这些更是不欲兴师动众追责,巴不得大事化小小事化小。
当然,经此一遭,岳飞几人固然“为国争光”,但在文官系统可没留下什么好印象。愣头青嘛这不是,为了一青楼女子与女真使者大打出手,既有失国体,更伤害了两国之间的友谊。即便你们几个立了不小的军功,也算是有“污点”的了。原本在京中好好等着因功升迁便是了,偏要搞这么一出,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辛弃疾倒很是欣赏岳飞几人,私下里不吝赞美之词,称军人便敢如此,需有热血在心头。青楼女子怎么了,难道就不是我大定子弟了么?就任由其受外族欺辱?军人若是连眼前所见的不平事都袖手旁观、任由百姓受而视若无睹,还谈何保家卫国?
不得不说,老辛同志不错,心中尚有激愤,胸中仍存热血,不愧是“愤青”。只可惜,他这种脾性实在是不适合在官场混的,容易得罪人,尽做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否则也不会只在枢密使这么一个貌似位尊实则无有实权左右受制的位置了。
朝堂上的事,永远都是波诡云谲。想有所作为,必然得压抑自我,努力去迎合大流,只有当自己的能量足够大,才无需仰人鼻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者直接说是可以“任性”的释放自我。
这些,辛弃疾自然懂,可他做不到。
岳飞几个更是做不到,毕竟他们还年青。
冯过对岳飞有一种极其浓烈的情感,在那个时空念中学时,老师问起崇拜偶像时,他便不假思索的回答是“岳飞”。
自然,他又让春哥去收集岳飞的信息了。
岳飞,生于汤阴者也。及河决内黄之西,置身巨瓮漂泊东岸,逐寄居斯土焉,幼好读书,过目成诵,好习字,家贫,常以青灰作纸。稍长,又奢武,且臂力过人。
他还未成年就能拉开三百斤的硬弓,能引发八石的腰弩。岳飞武艺高强,这和他幼年拜名师学艺分不开的,向周侗学射箭,向陈广学枪法。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周侗,尽其术,能左右射。他不仅能弓射,而且能弩射。“弓”与“弩”相似,但弓为一发一矢,而弩是一发数矢,“左右射”即左右开弓射箭。
拜陈广为师是岳飞在习武生涯中一个新的转折,陈广向岳飞传授了具有博刺杀敌、实战格斗的“技击”和“刀枪技艺”,由于陈广悉心传授,岳飞潜心研习,使他的刀枪技艺和技击武艺十分高超,成为“一县无敌”的姣姣者。
他十分崇拜三国时期关羽、张飞二人的武艺和功名,多次说过“使飞得于诸将齿,不在偏校之列,而进退禀命于朝,何功名不立,一死焉足靳哉!要使后世书策中知有岳飞之名,与关(羽),张(飞)辈功烈相仿佛耳。”
然而,由于岳飞家境贫寒和他年龄的增大不论读书还是射箭习武都不能作为岳飞可以谋生糊口的专门行业。二十来岁,他只身来到相州韩魏王府作了一名庄客。他力能使用劲弓、腰弩,长于射远,善于枪法和技击,武艺出众,这些都是别的庄客不能相比的。在相州韩魏王府的几年间,他一边种地,一边守卫庄园和习武。某天夜里,一个叫张超的人率众攻打庄园,抢劫财物,岳飞闻警拒之,张超恃勇前上,飞凭借墙头拈弓一箭,射中超的咽喉。超倒地身死,贼众奔溃。这一突发事件的发生,因岳飞保卫庄园有功,而受到韩府上下的格外关注。
韩魏王见他武艺高强,便举荐其入军中,数年军伍岁月,岳飞因功累迁,已是从七品的武翼郎。
是金子在哪都发光,冯过不知道这个时空的历史走向会有何不同,但似岳飞这种人不论在哪都一定会大放异彩。
此乃后话,经杨再兴居中调停,冲突双方偃旗息鼓,各自散去。
观战客人看的津津有味,始知此乃突发事件并非表演节目,但无疑是一笔谈资,不枉此行哪。
上元夜的这出“戏”散去,李清照却没就此放过冯过。嗯,戏看完了,上元词还没写呢,想就此糊弄过关,窗都没有!
冯过感觉自己是被针对上了,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呀?罢罢罢,那就别怪我放大招了哈。
他饮酒三盅,而后笔走龙蛇,一挥而就,无丝毫停滞。
这波操作……给九十九分吧,扣一分是怕你太骄傲。
李清照独霸着这阙新鲜出炉的上元词,声情并茂的朗读着,双眸越来越亮,明如夜星。
读到最后一句,眼神余光恰好瞥到梁红玉自楼下小径走过,灯火昏黄不定,影子斜长,李清照顿时睁大了双眼,似是顿悟了般:“不会吧……”
她赶紧捂住嘴,看看冯过,眼神复来,心下在想:“你冯小七该不会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吧?喜欢大长腿么?”
她下意识的低头瞧瞧,自己的腿也不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