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
战国时期,长平之战爆发,赵军四十万人因为粮草不济而选择突围,最终惨败。秦朝末年,项羽派兵断了秦军粮道,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三国时期,官渡之战,曹操火烧袁绍军粮,袁绍大败,曹操从此称霸北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孙子兵法》也曾说: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在冷兵器为主的战场,粮食是军队后勤保障的关键。“粮食”在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是狭义的粮食,指士兵们日常食用的食物。第二是广义的粮食,不仅包括士兵所能果腹的所有东西,还包括战马所使用的草料。
关于粮食对战争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诞生许多至理名言,如《兵法百言法部粮》说道:食者,民之天,兵之命。
辛弃疾也在《稼轩集钞存》中提出:用兵制胜,以粮为先。
正是因为粮食对战争极其重要,因此粮食的后勤保障,就更加让战争双方重视。若是前方打仗,因为粮食没有运到,数十万将士嗷嗷待哺,那这仗没法打。不仅是在进攻时,在防守时也同样需要大量的粮食。
《管子》曰: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
意思是,城池的守卫,虽然在于兵,但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粮食。在东汉末年,曹操对军粮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理解,不仅在官渡之战中火烧袁绍的粮库,还采用谋士枣祗和韩浩的建议,让流民和士兵参与屯田,以至于曹操的军粮充足,为曹操扫平北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早在周朝就有了军粮的储备制度。国家要想备战,必须要做好军粮的储备,若国库空虚,不管是主动的战争还是被动的战争,都没有底气打赢。
《周礼》记载: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
也就是说,沿途的这些“委积”机构,平时积蓄粮食,若遇到战事,都作为战时的储备粮。
有了粮食储备,若粮食运送不到前线,一切都是徒劳的。在战场上,粮食的运输至关重要,有“师行粮从”的说法,军队走到哪里,粮食就要送到哪里。因此,军队除了前方有战士在拼命,还要在后方设置运粮官和运粮渠道,保证粮草的补给。
而运粮者在路上本身是要消耗粮食的,毕竟,他们也要吃饭。也就是说,运粮的路途越远,不仅在运输时间上没有优势,在运输重量上也会消耗更大。运粮其实就是在减少百姓的口粮,很多时候,若战争和运输消耗的粮食过大,民众饥饿,就会造反。
总而言之,如若国家储备粮不足以支撑、运粮力量跟不上,那便远离战争,否则必败。
定、宁此战,没有胜者,且将各自的优劣展露于世,最大得益者在北方。
草原游牧民族何以要侵扰南方,最根本之处恰好便是因为物质短缺,一如那个时空某岛国要四处侵略。
辽初,军队出征,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以供之。这种无专门的后勤保障,靠军人自筹给养,掳掠民间粮草财物的方式,被辽人称作“打草谷”。
“草”,是喂马的饲料;这“谷”,是士兵食用的粮食。合起来称为“草谷”。
“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纵马于野,弛兵于民。有事而战,彍骑介夫,卯命辰集。马逐水草,人仰湩酪,挽强射生,以给日用,糗粮刍茭,道在是矣。”
契丹是一个兵民一体的国家。平日里契丹人的劳作就是狩猎,这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契丹人的骑射能力。这样,契丹朝廷可以不耗费一文钱,就可以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契丹牧民在不脱产的情况下,拥有了强大的战斗力。
契丹立国以后,除了后周皇帝柴荣在位期间以外,契丹大多时候都可以对中原王朝的军事进行压制。这除了有“行逐水草”养成的强大骑兵支撑之外,还和“打草谷”制度息息相关。
《孙子兵法》曰: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战争中后方保障会影响前线的胜败。如果前线距离后方太远,那么,光是运输方面的费用成本,就足以给朝廷的财政带来巨大负担,因此孙武子认为:真正的用兵高手,可以从敌人手里抢夺粮食,而不拖累本国的财政。“打草谷”算是这种战术的一种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