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qg888.com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鼎定河山 >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来北往

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来北往(1/2)

 推荐阅读:帝凤无双神豪签到:开局一套汤臣一品幽冥荒斋七界武神梅妃宠自冷王来全能庄园人鱼的告白平衡天下短命黑莲花今天又开挂了帝少凌天穹
最新网址:bqg888.com

大辽清宗年间,萧氏权倾天下,乃取耶律氏而代之,立国“燕”。

大辽残部一退再退,退至北方以北,有耶律楚雄者力保辽国不灭,是为“后辽”。

当年,契丹人建立大辽国时,为了更好地统治自己境内的契丹人和汉人,辽国发明了南北面官制。

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国建立之初,主要的统治区域是在草原,统治对象是游牧民族。当时并不需要处理汉人问题,不过当辽国占领幽云十六州之后,就出现了这个问题,毕竟幽云十六州都是汉人,是农耕文明,辽国必须妥善处理这个矛盾。而且幽云十六州对辽国来说至关重要,辽国又不能放弃这里,所以辽国必须用一种新的制度来说管理这里。但不管是用汉人的制度还是契丹人的制度统治全国都不可行,而且通过改革让契丹人汉化这条路也行不通。所以只能有一条路,就是用汉人的制度管理汉人,用契丹人的制度管理契丹人。

北枢密视兵部、南枢密视吏部,北、南二王视户部,夷离毕视刑部,宣徽视工部,敌烈麻都视礼部,北、南府宰相总之。惕隐治宗族,林牙修文告,于越坐而论议以象公师。

南面官多仿中原官制,也有三省六部、各台、院、寺、监、诸卫等官,多用来安置汉人的,但是并无实权。地方的燕云十六州等汉人居住区,实行州、县两级制,州长官为刺史,县长官为县令。

北面官的最高机构是北枢密院,掌兵机,武铨,群牧之政,凡契丹军马皆属焉。以其牙帐居大内帐殿之北,故名北院。长官为北枢密院使,副官为知北院枢密使事。属官有知枢密院事、北院枢密副使、知北院枢密副使事、同知北院枢密使事、签书北枢密院事。

南面官的最高机构是南枢密院,掌文铨部族、丁赋之政,凡契丹人民皆属焉。以其牙帐居大内之南,故名南院。官员与北院同。

简单的说就,大辽有两套官僚系统,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即原契丹官制,统称北面官;汉制官统称南面官。北面官均由契丹人充任,统治契丹人和汉族以外的其他族人;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充任,统治汉人,管理州县﹑租赋﹑军马等事。

而北面官担任者一般是契丹贵族,主要是宗室和外戚等贵族,基本都由耶律氏(皇族)和萧氏(后族)掌握大权。

北燕与后辽原就是一脉相承,两国高度相似,官制自也相同。

事实上,后辽国虽然是耶律氏坐皇位,却仍有萧氏大官相佐。北燕则刚刚相反。只不过,两国都没有当初的“皇族”与“后族”之争。

腐败问题,是任何一个王朝在后期都无法解决的现象。当年辽国的衰落,除了腐败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内乱。自从辽国建立以来,基本上每一次新帝继位,都会发生一次帝位之争,因而辽国成为了历史上宗族互斗、同室操戈最为严重的朝代之一。

《辽史·后妃传》中也有着明确的记载:“太祖称帝,尊祖母曰太皇太后,母曰皇太后,嫔曰皇后……后族唯乙室、拨里氏,而世任其国事。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以乙室、拨里氏比萧相国,遂为萧氏。”

耶律阿保机自比汉高祖刘邦,因此除了“耶律”这一姓氏之外,辽国皇族还有一个姓氏:姓刘。同时,耶律阿保机认为皇后的重要性犹如西汉的相国萧何,故此将乙室和拨里氏这两个后族都赐姓为“萧”。

但因为辽国并没有确立严格的继承制度,导致外戚干政的现象经常发生。与此同时,辽国皇族内部为了争夺帝位也互相残杀,导致政局动荡不安。

在辽国从建国到分崩离析的百年间,除了辽世宗的皇后是从后唐抢来的汉人宫女姓甄之外,其余的八位皇后都姓萧。

此所谓“后族”也。

后族有四支:

契丹审密部落的拔里氏和乙室已氏,在大辽建国之前,就和阿保机家族世代通婚;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皇后述律平的家族;

辽世宗耶律阮当皇帝后,把自己母亲的家族设为国舅别帐,这一支也成为后族。

简单的说就是“述律平家族”、“萧燕燕家族”和“世宗母亲家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