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事实上,英文原版是
Onehasindeedpersonallytoeundertheshadowofwartofeelfullyitsoppression;butastheyearsgobyitseemsnowoftenforgottenthattobecaughtinyouthby1914wasnolesshideousanexperiencethantobeinvolvedin1939andthefollowingyears.By1918allbutoneofmyclosefriendswerede
反正按照我的英语理解,应该是我只有一个亲密好友活了下来。
亲密好友不等于所有参加一战的朋友和同学,而且算上托尔金最终也活下来了两个....
以上。
-------------------正文开始
魔戒完整而庞大的世界观是我最爱的地方。书最后的设定背景我翻了快十遍,喜欢这段远甚于书的正文----虽然这也因为我看的那个版本正文的翻译实在是非常糟糕...
在托尔金的中土世界里,电影的结尾魔戒被摧毁,索隆被击败,精灵离开中土大陆前往极西地——这是第三纪的结尾,第四纪元的开始。电影的结尾是魔戒远征军的离开;在书中,精灵远航,矮人衰减,恩特也不可能再度繁荣了...第四纪元是人类的纪元。
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古老的种族将隐于历史之中,或是离开世界”,从这个结尾开始,英雄和神秘的生灵逐渐归为传说:这是从奇幻到现实的转折点。
这里应该也能类比为人类纪元中青铜时代的终结和黑铁时代的开始。从这里开始,人类开始使用铁器,发明文字,开始记录下历史——也就意味着从这个时代以后,历史中只剩下了凡人。
但是谁不留恋过去?谁不向往传说?
在与伊奥默尔的争辩中,吉穆利说:“你选择了黎明,我却将爱献给黄昏——尽管我知道,这黄昏很快将消逝。”
所以荷马写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赫西俄德写神谱,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所以我们为魔戒的结尾而悲伤。
因为我们都爱着无限好的黄昏啊。
除此之外,托尔金也在书中渲染了一种沉重的宿命感。露西恩·蒂努薇尔和贝伦的传说与阿尔温和阿拉贡的故事相映,精灵在萝林溪边唱响的哀歌大概也会在极西地再度响起;阿拉贡回到萝林怀念他最美好的日子时,他也写道“终其一生,他再也没有踏上这片他钟爱的土地”;盖拉德丽尔夫人的预言....这样交错的时间线给人的震撼远大于高兴或难过这样单纯的情感。
在电影中也有很棒的情绪处理,比如我最喜欢的片段之一——在法拉米尔带领骑士开始一段必败的征程的时候,皮平在宫殿中为摄政王唱歌:
Homeisbehind,theworldahead,
Andtherearemanypathstotread
Throughshadowstotheedgeofnight,
Untilthestarsareallalight.
Mistandtwilight,cloudandshade,
Awayshallfade
Awayshallfade....
(这一段的melody是皮平的演员billyboyd写的,他同时还现场了hobbit5的片尾曲。
魔戒系列背景乐作曲家HowardShore是真男神)
许多这样的处理让我觉得这部电影并不想做成一部“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打败了大魔王”的冒险剧,而是一部关于英雄的悲壮史诗。
书和电影,其实都本不是只想让你看到一个美好的结局啊。
EtErelloEndorennautúlien.SinomemaruvanarHildinyartennAmbar-metta!
这是伊伦迪尔从海上乘风而来时说的话,意思是:“我离开大海来到中洲,我和我的子子孙孙将居住在这里,直至世界末日。”
-------《TheLordoftheRings:TheReturnoftheKing》
写完这段我下定决心要去看英文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