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叔,从今天开始,我就是皇帝了吗?」
多尔衮沉稳地单膝蹲下,低声道:「皇上,你已经是大清国的皇帝了,以后当统领我大清万民百姓,勤政爱民。」
福临继续问道:「那阿玛呢?」
「先皇已经龙驭宾天了....」
「什么是龙驭宾天?我不要当皇上,我要阿玛......」
福临脸上的眼泪已经出来了,他祈求地望着多尔衮,又紧接着望向了其他所有人,希望能够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皇后博尔吉特氏走了下来,来到了福临的身旁,牵着他的手,一步步走到了崇政殿的皇位前。
「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大清的皇帝,当好好跟王爷们学着勤政爱民,做一个好皇帝!听见了没有?」
福临抽泣着说道:「娘娘,福临听见了。
皇后博尔吉特氏满意地点了点头,望向了众人,高声道:「诸位亲贵大臣,你们都是我大清的栋梁,今后可要同心协力,辅佐幼主,才能报答先皇之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十六年六月十九,林敬连同一众人等在部分精锐骑兵的护送下,一路返回京城,至于大批俘虏的建虏,除了少量重要人员一同带回京城,
其余的建虏俘虏则按照先前的方式安置进俘虏营当中,后续对其中杀戮过明国百姓的俘虏进行甄别,届时会进行相应的处置。
与此同时,明军也都纷纷返回了自己的防区,其中抗虏军和羽卫军则后续返回京营,这一次两支大军都承受了惨烈的伤亡,因此需要进一步休养生息,此外林敬也越发萌生了扩大抗虏军建制的想法,只是需要从头进行调理。
车马粼粼声响起,望着众人精疲力竭的深情,林敬心中也不由得生出几分感慨。
榛子岭一战固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消灭了清廷八旗当中堪称最为精锐且人数最多的镶白旗,可是其过程凶险万分,甚至有好几次林敬自己都感觉夜不能寐,最终还是付出了绝大的代价下,才终于取得了这般成果。
当然,在这一战胜利之后,林敬也充分认识到了一点,他之所以不能进一步扩大战果,完全就是因为拉胯的大明内政使得他缺乏足够的积累——倘若他手里的抗虏军不止一万人,而是十万人,多铎又怎么能逃脱得了呢?
此外,赵光抃身率四万大军,以周遇吉为将,其中一万五千人还是经过持久训练的羽卫军,还有三千标营以及虎大威、贺珍的八千骑兵,基本上也算是目前明军的顶级阵容。
然而这么一支军队,来对抗两万良莠不齐的虏军,却依然打得颇为艰难,到最后依然只能依靠拖字诀,由榛子岭下的战事来打开局面——倘若榛子岭方向的明军无法取得胜利,或者说无法打出这种优势局面呢?很显然,一旦到了那时,明军根本无法取得胜利。
总的来说,目前的大明还存在着大量的短板需要补齐,而想要实现这一步,还需要做很多事情。
林敬在返京前的晚上,曾跟堵胤锡进行过一次促膝长谈,其中核心话题便是继续上一次的后续,如何高筑墙,如何广积粮,又如何缓成皇呢?
在这个问题上,堵胤锡提出了一条长策,那就是立足山东,开拓江南,最终实现兴复天下。
而在这个过程中,林敬必须在山东掀起全面革新,刷新吏治、经营地方、恢复财政,甚至有必要彻底推翻大明的户口系统,以山东为根基来施行新政,从而与腐朽的大明朝从根本上划清界限,以实现另类的重生。
在这个问题上,林敬也看得十分清楚,不彻底全面对大明朝推倒重来,任何改革措施都只会停留在纸面上,最终还是会被强大的士绅体
系和官僚体系给粉碎——因此,林敬在握紧军权的时候,就必须要在山东有下狠心的打算。
当然,具体的改革措施林敬还在思考,但是他必须要有同天下大地主、大士绅、大官官僚以及宗室勋贵们开战的打算。
这并非以卵击石,因为此时的林敬也拥有自己的根本盘,首先枪杆子里出政权,而抗虏军则是林敬最为忠实的拥戴者,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从林敬的手中获得了土地,他们的家人也都被林敬护佑着生活,因此就算有一天林敬要造反,他们也会选择跟着林敬,而不会有任何异心。
其次,作为大明朝皇太子,只要崇祯皇帝没有跟他公开撕破脸,那么他的身份就具备天然的合法性,再加上这两年时间的奋斗,也使得林敬的实际影响力便得越来越重,这也使得其余人在对付朱慈煨时,始终都难以有着力点。
再之后,林敬并非要跟所有人为敌,实际上他始终都坚定以一户五口治百亩田的自耕农站在一起,再加上他对工商业的大力扶持,以及对部分士林和部分官僚的拉拢和支持,也使得林敬目前拥有十分顽强的根基力量,尽管它现在还很弱小,可是迟早有长大的一天。
最后,良好的外部环境也给与了林敬力量。毕竟眼下建虏已经被打得退缩关外,短时间内无法再次入关作战,而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义军力量主要还在南方等地,也使得林敬拥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改革。
一想到即将进京之后,可能会面临的风风雨雨时,林敬便忍不住轻轻吐出了一口气,比起榛子岭而言,京城只怕同样是一个凶险无比的战场
那些在改革中受损的宗室们,那些不甘心彻底退下去的勋贵们,还有那些心怀鬼胎的朝廷衮衮诸公们,他们虽然不会像***这么真刀真剑,可是背后使得坏才更加让人需要小心谨慎
次日,当林敬的亲卫骑兵率先抵达到安定门外时,此时京城六品以上的文武百官们都由首辅吴甡领着,以及所有在京城的勋贵大臣们,齐齐站在城门处迎候着得胜归来的太子殿下。
太子大胜归来,朝廷文武大臣奉旨郊迎殿下,原本是正事,然后由于文武大臣人数众多,再加上车、马、轿子、各色执事人等,兵丁和奴仆,看上去倒有几分乱象。
等到林敬坐着马车到了安定门时,三品以下官员早早就在前面躬身肃立迎接,至于朝堂上的首辅、众阁臣、六部尚书和侍郎,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以及所有三品以上官都在正门出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