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因为顾及到安妙依的情绪,叶崔氏对慕容清舞的喜欢表现的非常克制,但是慕容清舞却也明白,要想在叶府站稳脚跟,就必须得到老太太的喜欢················ 所以她也是刻意的讨好叶崔氏,在安妙依静养的这段时间,可以说是让慕容清舞抓到了机会一直陪伴在叶崔氏的左右。 另外有着天下第一才女之名的安妙依,还有个优势那就是从小饱读诗书的她博闻强记,而且她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超强,那些晦涩难懂的佛经,她看一遍基本上就能够复述下来,领会到其中的意思,这一点无疑是让笃信佛教的叶崔氏十分欣赏,所以婆媳二人这段时间经常一起探讨佛经。 而在此次的例会结束后,安妙依便是按照往常一样,想要陪着叶崔氏待一会,然而让她感到心情凝重的是,除了她和槿玉之外,慕容清舞也是出现在了叶崔氏身边,并且和叶崔氏相谈甚欢,这很是让大病初愈的安妙依心情无疑又是蒙上了一层阴影。 好不容易等到叶崔氏午睡休息,她们几个人告辞离去,离开叶崔氏的院子,安妙依本想要返回自己的院子照看儿子叶景仁,不过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慕容清舞却是主动叫住了她。 尽管并不想要搭理慕容清舞,但是处于作为大妇的风度,还是让安妙依挺住了脚步,而在她身后的慕容清舞,巧笑嫣然的走到面前躬身行礼说道: “清舞恭喜安姐姐能够痊愈如初!” 尽管慕容清舞的话看上去非常的真诚,但是对于慕容清舞的祝贺,安妙依并没有什么兴致,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就算做回应了···················· 她心里很清楚面前这个看似单纯的女子,恐怕是最这叶府中最希望她死的哪一个,自己要真是一命呜呼了,她恐怕就能够上位成为这叶府的女主人了,而她身后的慕容家在奉武军中的地位也将回随之水涨船高 虽然安妙依表现的很冷漠,但是慕容清舞看上去并不是很在意,脸上依旧保持着笑容道: “清舞初入叶府,以后还需要安姐姐照拂,还望安姐姐莫要嫌弃清舞愚笨!” 听着慕容清舞的话,安妙依脸上也是浮现出一抹笑容淡淡的说道: “清舞妹妹你是慕容家的嫡女,又是天下第一才女,该是姐姐向你请教才对!” “安姐姐说笑了,清舞从小心中便一直非常尊重敬仰姐姐,不敢对姐姐有任何的不敬,更不敢有任何的非分之想,只想着一心伺候在夫君左右,还望姐姐能够明察!”说完慕容清舞又是冲着安妙依行了一礼。 这话慕容清舞虽然说的是情真意切,但是安妙依在心中却是冷笑一声,不过在表面上身为大妇还是表现出了应有的风度笑着说道: “你的心意姐姐自然是明白,相信有了慕容妹妹你在身边,夫君一定能够事半功倍!早日能够让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又是说了一些没有营养的话,安妙依才是在丫鬟侍女的簇拥下转身离去,而慕容清舞则是在原地目送她离去。 “不就是生了个儿子吗,整天端着一副臭架子!” 看到安妙依走远了,跟在慕容清舞的侍女颖儿低声嘟囔道: 听到颖儿的话,慕容清舞旋即把目光转向身旁的小丫鬟,颖儿旋即有些悻悻的低下了头················· 回到自己的院子中,安妙依先是陪着和叶景仁玩了一会,现在的叶景仁还有几天就满七个月了,虽然说的不是很清晰,但是已经能够喊“娘”了,这自然是让安妙依非常的兴奋,所以这几天她便是一直在教叶景仁喊“爹”争取能够在叶明盛回来之前学会,好给叶明盛一个惊喜。 虽然叶景仁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但近来随着裴智秀,沈玉彤相继怀孕,小景仁的地位也不再是的独一无二,更何况慕容清舞的出现,也是让安妙依察觉到了一丝危机,要知道嫡长子虽然在礼法中是名正言顺的继承者,但是也不代表就一定是继承者,史书中废长立幼的又不是没有。 况且跟在叶明盛身边这么长时间,安妙依对叶明盛的性格也是有着很深的理解,叶明盛从来不是一个墨守成规,按部就班之人,礼法上的束缚对别人来说作用很大,但对叶明盛来说或许根本不算什么。 如果符合叶明盛的利益,那叶明盛可能会捡起来用用,但如果不符合叶明盛的利益,那就是一纸空文,叶明盛会毫不客气的将它们都扫入到垃圾堆当中! 所以光一个嫡长子的位置在安妙依看来并不保险,叶明盛的喜爱才是根本!二者加在一起才是真的双保险! 虽然很想要让小景仁尽快学会怎么喊“爹”但是看着小家伙又累又困的样子,安妙依这个做娘的还是心软了,将小家伙揽在怀中哼着摇篮曲,将小景仁哄睡着··················· 将小景仁找给侍女照看,安妙依端起茶杯慢慢喝着,仔细回味着她今天和慕容清舞的对话。 慕容清舞刚刚的表态,和安妙依预想的差不多,向自己示弱尽一切可能让她看上去,就像一朵纯洁无害的白莲花,叶明盛虽然事务繁忙,不是很掺和后院女眷的事情,但是这并不代表叶明盛不知情。 另外以叶明盛的性格,也不会喜欢太过骄横强势的女人,所以尽管有心挑战自己,但是直接站在明面挑战自己是最为不智的,反而是像现在一样徐徐图之,从叶崔氏下手毁掉自己的根基,才是最有效和稳妥的! 而除了向自己示弱以外,慕容清舞话里话外也可能是在向自己暗示,前几天的流言并不是她放出去的!对此安妙依是相信的,毕竟做这件事情对慕容清舞没好处,反而还会惹得叶明盛生厌。 看来这叶府或许有第三个人躲在暗中对自己虎视眈眈,想要看自己和慕容清舞斗起来,她好火中取栗浑水摸鱼啊! 想到这里安妙依也是感觉到有一些头疼,尽管有着崔绍等人的帮衬,但随着奉武军的地盘越来越大,叶明盛手中的权柄越来越重,女人也自然会越来越多,盯着她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虽然早就有所预料,但还真是让人感觉到如山般的压力啊! ·························· ·························· 涿县东南三十里,南鹤山 虽然相隔近三十里看不见涿县的全貌,但是站在山头上董诚却是心潮澎湃,他知道自己的目标就在前方! 他们五千安庆军九天日月兼程,风餐露宿,销声匿迹,走的都是人迹罕至的乡间小道,九天奔袭近八百里为的就是今天! 那个传闻中鹰视狼顾,带领奉武军短短几年就雄霸北方的叶明盛,此刻恐怕死到临头还不自知,想来他正毫不知情的指挥着冀豫的战局,他那里会想到自己的战刀马上就可以收割他的头颅,用他的鲜血来让自己董诚的名号响彻天下! 想到这里董诚粗犷的脸庞上浮现出了一抹阴森的笑容,侯爷已经是承诺他了,只要这一战成了斩杀,就让他做亳州总兵,掌握一方生杀大权,所以这一战不容有失,务必要让叶明盛粉身碎骨! 这一次的突袭行动,为了保证速度好在预定的时间杀到涿县,他们这五千骑兵是轻装简从,近乎抛弃了所有的辎重补给,一路上的吃喝补给完全是靠着,齐军在沿途悄悄留下的东西,而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董诚率领的这支安庆军骑兵却是携带了上万斤的火药,以及上百名火器工匠 这些火药和火器工匠是上官宏远给的,也是徐兆杰这一次针对叶明盛真正的杀招·············· 在制定此次作战计划的时候,徐兆杰已经通过败逃流亡的燕军将士,对涿县的城池构造有着清楚的了解。 尽管涿县的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是幽燕南部的重镇,但是从名字上来看,它是一座县城规模并不大,尽管在赵复渠退守涿县的时候,涿县的防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但是其城墙厚度依旧只有半丈左右。 按照正常情况而言,在轻装简从没有任何辎重,重型攻城武器的装备下,除非董诚麾下的五千骑兵足够幸运,在奉武军措不及防的情况下直接杀入涿县城中,否则城门一旦关上董诚手下的骑兵,就很难在短时间攻下涿县,到时候冀豫的奉武军主力撤回,董诚所部非但不能成功斩杀叶明盛,反而会成为奉武军嘴边的肥肉。 所以为了能够攻破涿县,上官宏远和徐兆杰联手,给叶明盛准备了一份大礼················ 随着叶明盛率领的奉武军,在火器的帮助下大获成功,短短几年的功夫就已经是坐拥两省之地,大周的各方诸侯都对火器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他们一方面试图仿制奉武军的火器,想要复制奉武军的成功,另外一方面他们也是在奉武军对火器运用的启发下,针对各自军队的需求尝试进行创新! 而坐拥洛安,拥有天底下最多火器工匠的上官宏远,在仿制和自创这两条赛道上都拥有这很强的竞争力,他们在仿制奉武军火器研制出神武铳,征东大炮之前,因为因为在川蜀作战破城的需要,自创了一种名为“火棺材”的武器。 所谓的“火棺材”顾名思义就是把大量的火药放进棺材里,然后把火棺材表面覆盖上一层砂石防止被火攻,最后将火棺材带到城墙下方引爆,利用火药爆炸的威力来将城墙炸开一个大洞,这种方式虽然简单粗暴,没什么太多的技术含量。 但是在第一次使用,对方没有见过这种东西的情况下,还是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上官宏远麾下的禁军,就是凭借着这种方式,在之前川蜀的作战中,一连攻克了数座城池,不过后来蜀军也有了作战经验反应过来了,一见到火棺材的出现就集中箭矢火铳猛攻,火棺材的作用就十分有限了··············· 而随着上官宏远麾下的禁军研制出了更为强大的征东大炮,火棺材也就随之退伍了,而在这一次对叶明盛密谋中,为了把叶明盛这个祸害给弄死,解决掉奉武军来自东线的威胁,上官宏远也是忍痛割爱分给了徐兆杰十门征东大炮,和上千只神武铳。 不过徐兆杰考虑到,此次作战是突袭走的道路也都是乡间小道,而征东大炮虽然威力强大,但是其每一门都有数千斤之重,携带起来特别不方便,如果在遇上一些阴雨天道路变的泥泞,那将会是一场灾难,完全不符合突袭作战的要求。 因此徐兆杰没有让董诚所部携带征东大炮,而是给董诚所部配备了上万斤的火药和上百名工匠,让董诚到了涿县附近后开始制造火棺材。 按照大周的风俗,老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后,都会给自己准备一口寿材,所以随便找一个村子,就可以弄到不少的棺材,到时候有原材料有工匠,再加上火棺材本身就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火棺材便可以很快制作完成。 按照禁军在川蜀地区的使用经验,一口装配了足够火药的火棺材,是完全可以摧毁半丈厚的城墙,因此徐兆杰便是寄希望于,火棺材在和奉武军的初次见面时,给叶明盛一个大大的惊喜。 在徐兆杰看来,只要攻破了涿县的城墙,那么以涿县现在守卫力量的三瓜两枣,面对安庆军最精锐的五千骑兵,那就将会是异常惨无人道的屠杀,即便到最后这五千骑兵没能撤回来全军覆没,但是只要斩杀了叶明盛,瓦解了奉武军迫在眉睫的危险,那就将是一桩一本万利的好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