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在此之后数年,岐味又联合高句丽人,多次击败新罗人,扭转了自百济圣王以来被动防守的局面。
可以说岐味在百济的地位,就如同黄明远在大隋的地位一般。他的身亡,重重打击了百济人的士气。
百济上下,一片惊慌,早没有之前连战连捷地兴奋了。
这时便有人想到当初的萨水大败。高句丽人也是许诺将慰礼城交给他们,他们因此参与到与隋军的战争中,最后损失惨重,却一无所获。
不少人心中便生了退意。
而百济朝中,也有多人劝扶余璋退出这场战争,和大隋和谈。此时和谈,百济毕竟占据上风,还能体面地退出战争。等到隋军主力赶到,一旦兵败,就是亡国的危险。
大隋自燕会兵败萨水之后,一直没缓过劲来,这场和新罗结盟,不过是见利忘义,要地不要命啊。
扶余璋也有些畏惧,隋军的强大,是用那十万具尸体书写的,刻在了百济人的骨头上,不是几场小胜就能抵消的。
不过此时的扶余璋不敢退。
现在退了,就要和新罗人翻脸。得罪了隋人,再和新罗人翻了脸,那如何面对隋军。虽然和新罗世仇,但这个时候,是不得不和新罗人靠在一起相互取暖的。
扶余璋只得命令松岳城下的军队,加紧破城,又命令水师堵在浿水河口,决不能让隋军援兵从海上支援朝鲜城。
明知不可为而不得不为,不得不说,这仗打得,难为死了。
此时在占蝉港的国信自岐味兵败之后,也不敢分别袭扰鸭绿水、萨水河口了。他是胆大,但也不是疯子。他很清楚,他们消灭的,只是隋军一支小型水师,隋军水师主力并未出现。况且隋军远不是他们可以小觑的,岐味不就是阴沟里翻船吗?
国信屯兵占蝉港,每日都要往百济去信,请求撤退。在国信看来,屯兵浿水河口,虽然断绝了朝鲜城的海上支援,但他又无力攻打朝鲜城,所以意义不大。
但国信没等到撤退的命令,却等到了隋军的到来。
黄明俊指挥水师主力一路向东,到达浿水河口外海。他没有急着向敌军发动攻击,而是在斥候船回报百济主力尚在的情况下,才下令出击的。
这一战,黄明俊务求要全歼百济人。
浿水河口是个倒喇叭形,而占蝉港在河口的北岸。
辽东水师不善大型海战,黄明俊乃以麾下胡逗洲水师为主力,从正西方向直冲占蝉港,又命张长逊、徐哲、闻人遂安三人,分领三部,从北、南、西南三个方向逼近港口,务求全歼敌军。
张长逊和徐哲对此并未异议,他们此番跟着黄明俊,倒是以学习、观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