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唇枪舌剑,人前斗,惺惺广学多知。”神光灿
法正与司马懿是秘书监内少有的知晓兵法的人,彼此私底下的交情尚可,偶尔也会聚在一起讨论兵法。而此时当着皇帝的面推演起来,平常的哪点交情顿时被遗忘在脑后,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皇帝好整以暇的看他二人又开始吵了起来,没有任何出言阻止的意思,反倒是饶有兴趣的看着荀攸,似乎想借此引他这块玉出来。
荀攸知道皇帝的意思,论才智,法正、司马懿等人都是极有天赋的少年,但却在经验、阅历上有所不足,他们作为皇帝身边第二批次的幕僚谋士,紧随在荀攸、贾诩等第一批次的谋臣之后。皇帝在这个时候召集法正这些于兵法有一定天赋的秘书郎参与此项机密,并有意让荀攸在彼等各抒己见后开口总结,未尝不有借此指点培养的意思。
他并不就此而感到威胁,反而出于另一种角度来说,他很乐于见到皇帝身边的羽翼逐渐壮大。
“法孝直、司马仲达其言各有所长,秘书监果然颇多高见者。”荀攸轻声说道。
这些秘书郎们知道荀攸、贾诩二人被皇帝赞为良平,曾为皇帝策划过许多次战役,此次荀攸在场,不仅是一个向皇帝表现的机会,更是难得的一个受教的机会。
本来就有些跃跃欲试的法正与司马懿,此时更有些坐不住了,只是荀攸这话明显是要等其他两个都说完,故而他们也只好坐看他人答话。
裴潜赧颜笑道:“所谓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试论伐蜀,在下却是附和孝直的意见,走骆谷入汉中。至于缘由,孝直刚才也都说了,骆谷定为张鲁之所不备,也是我等乘人之所未及。”
这话虽是引证兵书,却无多少新奇之处,但赵温却忽然很好奇的问道:“裴郎曾读过兵书?”
话一说完,赵温便为自己的口直心快而隐然有些悔意,兵书一直属于朝廷禁书,禁绝民间私藏,几乎那些势力强劲的豪强大族都有所藏。尽管这几十年来法令废弛,朝廷无力管控,但这话也不是他能当着皇帝的面来问的。
果然,裴潜面上尴尬之色一闪而过,很快说道:“未曾读过,只是从旁人口中听其诵读百句兵法,故而熟记于心,乃敢大放斯言。”
“原来如此。”赵温巧妙的将话题转了过来:“这与当年留侯得遇黄公授书一般,都是一场难得的机遇啊。”
“不敢,赵公谬赞了。”裴潜借坡下驴,轻声言道。
皇帝在旁默不作声,这年头谁家没有几本禁书?别说兵书了,就连同为禁书的私修史传、图谶经纬也都在士族之间广为流传,俨然是一个半公开的秘密了,却偏要在皇帝面前做这些掩耳盗铃、欲盖弥彰的事,岂不好笑?
见皇帝低垂着眉眼,似乎对此无动于衷,赵温不禁暗松了口气,至少这个时候他能以子知父,知道乃父裴茂在兵法一事上的涉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