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护名节,胜于功名。善刀而藏,见机勇退。”————————【节寰袁公传】
商议完怎么做了以后,时候也差不多了,董承第一个退值回府,紧接着的是司空士孙瑞与司徒马日磾,他二人并肩往尚书台附近的建礼门走去,哪里停靠着车驾,准备送他们出宫。
两个年岁相差无几的老人在宫道里慢慢的走着,夕阳跟在他们身后,用余晖把他们的道路染成鲜艳温暖的橙红色。两人看着地上各自拉长了的影子,一步一步像是踩着它们的脚跟走路似得。
“你知道我最讨厌贾诩哪里么?”马日磾轻声问道。
“贾诩性情阴郁,不喜与人打交道,入朝一年多以来,身边也就王邑、张济这几个朋党。”士孙瑞不由想起贾诩深邃沉静的眼神,说道:“他是只茕茕孑然的狐狸。”
“不错,此人到底与咱们不是一路人。”马日磾说完,又忍不住埋怨道:“当初他在尚书台的时候,施政理事便与我等屡屡相违,好不容易借着盐铁之议将他劾奏出去,你适才何故又要举荐他入尚书台?而且,你还不事先提醒我,反教我一时难堪,在外人眼里,倒像是我等彼此不谐。”
士孙瑞瞥了马日磾一眼,见他一副煞有其事的样子,心里冷笑,表面上却是不以为然,说道:“刚才哪有事先商议的时机,还不是凭恃才智,各抒己见?”
分明是借机要我出丑,反倒怪起我来了?
马日磾心头不悦,忍住了气,强笑道:“那你又何故举荐贾诩接替吴硕留下的位置,让他做三公曹尚书?三公曹主年末考课州郡事务,如今将至年关,各地郡县的上计都要先由三公曹考评,位置紧要,你如何能交到他手上?”
“这可未必。”士孙瑞淡淡说道:“我且问你,陛下遇事不询大臣,反而私见六百石官,这是朝廷的体统么?”
“当然不是!”马日磾义正言辞的说着,脊背忍不住往后一挺,地上的影子登时跟着偏移了几分。
“这不仅不是朝廷的体统,更说明陛下这是不信我等辅弼之臣。按常理,君不信臣,我等不应贪恋权位,而该自行请辞,请陛下另求贤能。”士孙瑞幽幽说道。
“可这样就等若逼宫,即便陛下最后让步挽留,我等君臣之间也会另生嫌隙,尚书台也会愈加遭受冷落。”马日磾想也不想就摇头否定道:“至少要先行抗辩,若抗辩不成,再自请辞退不迟。只是,其他人未必肯与我等同进退。”
他其实说错了,如今皇帝几次三番绕开尚书台决策,已经很大程度上侵犯了他们这些秉政中台的宰相们的利益,而且皇帝这番举动明显就是信不过马日磾他们。君既然不信臣,臣子但凡有些骨气,都会主动请辞,哪里会继续留下受辱?而马日磾若真的以此相要挟的话,皇帝说不得还真会妥协,至少以后会收敛些、遇事做做样子询问大臣的意见——天子疏远贤臣名士的恶名,他可不愿承受。
但马日磾一来是猜不准皇帝的态度,当初的廷议时王斌打算兵戎相见的风闻至今让他后怕;二来又是舍不得拿名爵和身家犯险,即便这回赢了,难道还能一直压着皇帝不成?他虽是个视名节权势为生命的人,但他性子又软弱不敢抗争,所以明明知道有一个见效快的法子,可偏就不敢与皇帝硬碰硬,只能在那里生闷气。
从这一点看,他就比王允少了几分魄力。
两人无法在这一点上达成一致,这让有心以退为进、以三公有两个重臣请辞迫使皇帝退让的士孙瑞独木难支,恐怕陛下早看出来马日磾的手段只会那几招,是个不中用的花架子,绝不敢贸然请辞,所以才这般有恃无恐。
可惜,却忽视了他士孙瑞。
士孙瑞一时气结,站在原地,侧身看向马日磾说道:“你有颜待在朝堂,我可没有!明日我便向陛下乞骸骨回归乡里,你就继续做你的司徒、录尚书事吧。”
“你走了,那我还有何颜面待下去?”士孙瑞主动提出请辞之后,马日磾若是不跟着请辞,必然会遭人诟病,说他贪恋权位。可这样一来马日磾势必会为了名节而与士孙瑞一同请辞,然而这又与他的初衷相违,他有些不满,道:“你这是逼我跟你一同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