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宣日报》来的记者是卫向东的老熟人郑文军。
郑文军和卫向东认识的很早,在80年卫曹大队分田到户,因为卫向东所在的四队只分耕地不分桑园,为此郑文军专门来报道采访过,后来陆陆续续来了好几次。
卫曹村好几次有关民生经济的改革,《宁宣日报》追踪报道,都出自郑文军之手。
现在他已经是《宁宣日报》社的副总编,一般不会亲自下来采访,但卫曹村推行新合作医疗改革还是引起他的兴趣,所以早早给卫向东打电话说今天要来亲自采访。
包产到户之前,村上经常开全村村民大会,但最近这几年村民大部分都在村上企业单位上班,除了选举大会之外,所以很少举行这样的大会,今天学习操场上一下子涌来两千多人,大伙说说笑笑很是热闹。
操场主席台下面摆一排桌子,放着一个大号投票箱,每个卫曹村年满十八岁的村民,都获得一张选票,上面只有一个选题:“你是否同意合作医疗改革?
只有“同意”和“不同意”两个选项,还贴心用红蓝两种不同的字体标示出来。
时间还未到,卫向东陪郑文军站在操场一边聊天。
“卫支书,我看你的改革方案非常具有前瞻性,不过这要触动一部分村民的利益....你是否有信心方案能通过?”郑文军问道。
“呵?郑总编,采访开始了?”卫向东笑着问道。
“算是吧。”
卫向东立刻清清嗓子,说道:“任何改革都要触碰一部分人的利益,这是无法避免的事,但是,你也要相信群众的觉悟!”
“我们村对这次医疗报销改革进行广泛的宣传,让广大村民懂得改革的目的和意义,短期内或许受到一定的损失,但从长远看有利于村集体经济发展,这反倒保证了每个村民的自身利益!所以对对于这次改革方案的通过我很有信心。!”
卫向东滔滔不绝说来一大堆,郑文军拿出一个小本本快速记录着。
“完了?”
“完了。”
“那好吧,现在咱们私下随意聊聊这事,放心我不记录也不会登报。”郑文军笑着看着卫向东。
“呵呵,当然也采取了一些特殊手段:比如,前几天我们给所有职工普调了一级工资,这可高于方案中所提出个人缴纳2%这一部分金额,还有让那些老头老太太多做做子女的工作。”
呵?
聪明!
郑文军暗暗翘起大拇指。
卫向东的这套方案里,明显最受益就是那些没在企业或者单位工作的村民,特别是翻过70岁的,一分钱不交享受反倒享受优惠待遇最多!
这家伙真有两下子,郑文军心里暗暗佩服。
常年在农村跑搞采访,他深深知道农村工作有多难搞,你以为拿着上级发的红头文件就能执行下去?
你以为你在为集体,为群众办好事群众就领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