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氏拉着夏茹绾的手,“夏姑娘,怀安,你们留下吃了晌午再回吧,媳妇已做晌午饭,很快就好。”
“不必,走时娘已做晌午饭,就不叨扰婶子了。”赵怀安不慌不忙道。
一个是自家男人的救命恩人,一个是村子里最有才华的秀才老爷,都是请不来的贵客,来了可不得下力留住,好好款待才是。
“走时并未看见孙妹妹做饭。”邹氏哪肯轻易放他们离开。
“婶子,大郎所言属实,杨叔回来之前,婶就已准备晌午的吃食了。”夏茹绾笑着说。
自己这是被赵怀安带偏了,谎话也可以顺嘴就来,
“孙妹妹做了饭也无事,你们就在我家吃。”邹氏拉着夏茹绾的手不愿意放开。
杨永贵的媳妇听到动静也从灶房里走出来,一边说着,一边在围裙上擦着手。
“夏姑娘,茂才老爷,你们就留下来吃饭吧,我这饭都快好了。”
“婶子,我们真的该回去了,叔的伤口还没有消毒,药也还在我这诊箱里。”
夏茹绾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药不是给我了吗,伤口也消毒过了,你们安心坐着喝茶。”邹氏显然把夏茹绾嘴里的叔想成了杨明树。
“婶子,绾绾说的是我父亲,我父亲的腿刚做了接骨。”
听了赵怀安的话,杨培德惊讶道:“赵家大兄弟的腿不是说摔断了骨头吗,怎么骨头断了还能接起来?”
“正是绾绾给我父亲做了接骨手术,再养几个月就可以痊愈。”赵怀安看着夏茹绾,满眼温柔。
“夏姑娘医术实在了得,你这医术可是跟赵老大叔学的?”杨培德没想到夏茹绾年纪轻轻的,医术如此了得。
“绾绾幼时在帝都拜过一位师傅,她的医术是那时在帝都学的。”赵怀安接过杨培德的话说道。
“难怪,原来夏姑娘是在帝都学的医术。夏姑娘能嫁来我们村,也是我们村人的福气。要不是有夏姑娘这样高明的医术,明树哥怕是就凶险了。”杨培德说道。
“可不就是凶险,自古得肠痈的就没听说还能治的,听赵大叔说明树是肠痈,我这心里就似压了一块大石,二郎三郎还没成亲呢,明树要走了我可咋办!”邹氏说着,就要掉下泪来。
“嫂子快别难受,明树哥不是被夏姑娘救了吗?我哥这是遇着贵人了,以后就享福了。”杨培德怪见邹氏伤心,赶紧出言相劝。
“不难受,我开心着呢。”邹氏赶紧抹掉眼角的泪花。
“婶子,我们真的该走了,叔还等着吃药呢。”夏茹绾提起诊箱向院门走去。
“哎,想留你们吃顿饭也不行,好吧,就让大郎送你们。”
邹氏吩咐杨永贵道:“大郎,你帮夏姑娘提着诊箱。”
“不用,婶子,这诊箱不重,我自己拿着就是。”夏茹绾出来时把诊箱里的东西多数都掏出来放在了屋里,诊箱确实不重。
夏茹绾话音刚落,赵怀安从她手里拿过诊箱,紧走几步,走到她的前面。
邹氏见留不住他们,又从屋里拿出一篮子核桃,非要叫杨永贵给她们送去。
“婶子的心意我心领了,这核桃就留给小娃吃吧,多吃核桃可以补脑,小娃会变得更聪明。”夏茹绾对邹氏道。在这个什么都匮乏的时代,小孩子本就吃不到什么零食,这些核桃还是留给孩子吧。
“这是我们自家树上长的,小娃吃还有呢,这些给你们吃个玩意。”邹氏说着,示意杨永贵快送去。
夏茹绾实在拗不过,只好对邹氏道:“婶子,我真不要,你的心意我领了就是。”
“夏姑娘就是太见外了,好吧,我给你少包几个,你稍等一下婶子。”邹氏进屋去拿了草纸来包核桃。
说是包几个,邹氏不知怎么放的,硬生生将一篮子核桃包了一半,把收纳箱挤得一点缝隙也没有。
几人一起送两人出了院门,没几步路就上了村里的马路,看着他们上了马路,几人才转身回去。
昨晚风雨交加不曾停歇,早上还雨丝不断,这会太阳竟是半遮半掩地挂在天空,照在人身上只觉得暖暖的舒服。
五月的山村本就美丽,经过雨水洗刷过的树叶更加绿意盎然,红的、粉的、黄的、紫的——各种颜色不知名的野花在青青草丛间悄然绽放,五颜六色,若隐若现,把巍峨的大山装点得像一幅色彩鲜艳的水彩画。
赵怀安提着诊箱缓缓走在前面,夏茹绾亦步亦趋地在后面跟着。
“赵怀安,你秋闱在几月?”
“八月。”
“八月?那不是只有两个多月了吗?”
“八月初就该启程去州府,路上大概需四日。八月九日第一场考试。”赵怀安说道。
“第一场?难不成要考几场?”夏茹绾问道,她对古代的科考制度并不了解。
“嗯,考三场,每场三日,八月初九日第一场,十二日第二场,十五日第三场,连续考三场,考完才得离开贡院。”赵怀安缓缓说道,神色淡定自如,似乎他已经经历过似的。
“考九日?那么长时间?也太难了吧?”夏茹绾感慨出声。
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待上九日,这折磨当真是非常人能忍受,这就是所谓的鱼跃龙门吗?
“时间着是长了些。”赵怀安轻声道。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科举是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唯一路径,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科举的道路上奋斗,一举成名自然皆大欢喜,也有那屡试不中之人,心中落寞凄凉可想而知。
夏茹绾记得曾经看到过一篇关于科考的故事,说某位古代学子一直考到七十三岁才勉强考中,当时他写了一首《登科解嘲》,诗中如此写道,“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方得一青衫。逢人问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夏茹绾记得自己当时看到这首诗时心中有种凄凉之感。